薪酬待遇,一直是医护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近些年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这不,2020年的两会,也不例外。
图片来源:九三学社
据悉,今年的两会中,便有代表提出,医务人员的工资应参照当地公务员,并给予职称津贴、岗位津贴。
所谓的职称津贴,其实也不是啥新鲜东西,警察同志们就享有警衔津贴,故而有代表提出参照警衔津贴来制定医务人员的职称津贴;而岗位津贴则分为普通岗和高风险岗,调离临床岗位则自动取消。
尽管提案看起来十分美好,但是提案毕竟还只是提案,从有诉求到政策落实,始终还是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这些年,一些医务人员盼望的津贴提高「仍在路上」
尽管年年提案涨津贴,但是医务人员的一些津贴标准却多年未曾有过改变。
举个例子,护士们的护龄津贴,从标准制定以来,已有35年未曾改变。
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加发护士工龄津贴,以鼓励广大护理人员长期从事本职业。
根据《卫生部关于护士工龄津贴的若干规定》中提到的标准,从事护理工作满5年不满10年,每月3元;满10年不满15年,每月5元;满15年不满20年的,每月7元;满20年以上的,每月10元。
图片来源:《卫生部关于护士工龄津贴的若干规定》
10元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大概是工资的20%,而放在今天,就显得可有可无了。不得不说,护龄津贴着实有待提高。
然而,当我们以「提高护龄津贴」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我们会发现,至少从2012年起,就有医护人员提出应修改护龄津贴规定。
图片来源:九三学社
2015年,护龄津贴标准实施的第30年,人大代表胡梅英提出,需调整津贴标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2018年,银川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同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提案进行了回复。
图片来源:银川市人民政府
当然,在2020年的两会,护龄津贴仍然是一个逃不开的问题。五年前就建议提高护龄津贴的人大代表胡梅英,在今年仍建议提高护龄津贴标准,稳定护士队伍。另一位人大代表胡春莲则建议将护士工资纳入财政预算、建立30年护龄激励机制。
和护龄津贴类似的还有卫生防疫津贴。
2004年,由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中对卫生防疫津贴进行了规定:
卫生防疫津贴由按月发放改为按工作日发放,标准分别为:一类每人每工作日9元,二类每人每工作日7元,三类每人每工作日5元,四类每人每工作日3元。
图片来源:《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
卫生防疫津贴标准执行的第16年,由于新冠疫情,国家才出台了新的标准,提高了卫生防疫津贴。
根据文件规定,一类津贴:每人每月560元;二类津贴:每人每月450元;三类津贴:每人每月350元;四类津贴:每人每月260元。兼做两种类别以上工作时,只能就高享受一种类别津贴。享受津贴的人员工作变动后,津贴标准应及时调整或取消,调离本单位时津贴不随工资转移。
图片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
此时此刻,除了一句,「津贴津贴,让你涨涨不容易」,还能说些啥呢?
新冠疫情下窘迫的医院与迟迟未发的津贴
虽然政策出台了,但是具体的落实情况,大概又是另外一回事,特别是赶上了疫情,大家心里想必都有个数。
因为疫情,病人数量下降,医院医疗收入减少,正常运营受到影响,当前许多医院都处在入不敷出的窘境之下。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年2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显示,受疫情影响,2月份,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同比下降近4成,全国公立医院诊疗人次达1.2亿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锐减47.1%。
图片来源:《2020年2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
此前一项丁香园联合丁香人才的调研显示,截止至3月份时,全国超八成医务人员仍未收到补助,在收到补助的人员中,补助中卫生防疫津贴仅占5%。
图片来源:丁香园&丁香人才
没钱,想发津贴,真不容易。
困境还是契机?疫情是否能推动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
回到此前的各项两会提案,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
然而,当前医院收入主要来源是财政拨款和医院营收,而由于财政拨款较少,医院运营成本、人力成本全部来源于医院自收自支。
有营收,才能发出工资,便是当前许多医院的真实写照。
疫情之下,靠营收来支出员工工资的模式无疑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虽然是困境,但也确实试一次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的契机。
毕竟医护要生存,医院要发展,改革,只能在路上。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在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毕业生们为了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费尽心力。而简历,由于担负着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第一次沟通的重担,甚至具有“能否有第一次见面机会”的决定权。
0个职位正在招聘
0个职位正在招聘
0个职位正在招聘
0个职位正在招聘
0个职位正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