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丨临床免疫学领域高层次人才和专职研究人员招聘启事

日期:2021-12-13 来源:丁香人才公众号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公立三甲

应聘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免疫学领域

高层次人才和专职研究人员招聘启事


点击应聘 >> 高层次人才和专职研究人员



一、单位及团队简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始建于 1835 年,坐落于南国花城广州美丽的珠江之畔,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西医医院、中国西医学教育的摇篮、中山大学医科的发祥地,也是伟人孙中山先生学医及民主革命的策源地。百年栉风沐雨,秉承「博爱、崇德、求精、奋进」的院训精神,医院现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并朝着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建设愿景快步前进!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免疫学团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尔卫教授领衔,整合免疫性肾病、风湿性疾病、免疫性气道及肺疾病等主要研究方向,携手攻克临床免疫学难题。


免疫性肾病方向:


由肾内科杨琼琼教授牵头。已建成由中、高级职称为主的 IgA 肾病和狼疮肾炎临床和基础研究、慢性肾脏病综合防治团队。在 IgA 肾病方面,建立 IgAN 患者信息登记及规律随访、实时动态监测的信息系统,围绕 IgAN 疾病进展危险因素开展系列队列研究,揭示 IgAN 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为中国 IgAN 患者临床实践指南提供坚实的依据和基础。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项基金 10 余项;作为主要参加者获中华医学科学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近年来发表核心期刊及专业领域核心 SCI 论文 35 篇,包括 J Am Soc Nephrol、 Cell Death Differ、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Nephrol Dial Transplant 等。在狼疮性肾炎从免疫耐受开展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共发表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 论著 7 篇,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2 项、广东省和广州市科研课题 10 项。慢性肾脏病综合防治方面,围绕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发生机制及新的干预纤维化的靶点开展系列研究,同时开展以营养治疗为一体的慢病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上下滑动查看


风湿性疾病方向:


由风湿内科戴冽教授牵头。风湿内科是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广东医院最强科室、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委单位、广东省医学会粤港澳大湾区风湿免疫联盟主席单位,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委单位,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华南地区排名第 3,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排名第 3、全国前 20 名。主要科研方向为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及痛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已建立国内最大的类风湿关节炎前瞻性随访队列,并有完善的临床病情评估及预测体系,对破骨细胞的免疫代谢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恶性表型的调控机制有深入的研究。牵头制定了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强直性脊柱炎的《超药品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联合口腔科、超声科、眼科和病理科,结合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建立了干燥综合征临床多学科规范化诊治平台。率先在国内倡导痛风饮食治疗的新理念,参与制定《2016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及 2017 年《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性疾病的多学科专家共识》。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 项、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 1 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12 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 7 项、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 2 项、广州市科技项目 2 项、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项目 2 项。4 人获得「逸仙优秀青年医学人才」。

上下滑动查看


免疫性气道及肺疾病方向:


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山平教授牵头。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主要科研方向为支气管哮喘、免疫性肺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在支气管哮喘方面,对肺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哮喘慢性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发生机制有深入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 项,近年来发表专业领域核心 SCI 论著 16 篇,包括 Nat Commun、J Cell Mol Med、Immunol Cell Biol 等,最新研究揭示嗜酸性粒细胞胞外网状结构通过神经-免疫交互作用调控哮喘气道炎症,提出难治性哮喘新的潜在治疗靶点,成果发表于 Nat Cell Biol。在免疫性肺疾病方面,为广东省免疫性肺疾病联盟牵头单位,建立包括药物性间质性肺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病、免疫治疗相关间质性肺病等规范化诊治平台。

上下滑动查看


专家简介


宋尔卫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他多年来坚持临床一线工作,并结合临床进行应用基础和转化研究,尤其对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学术成果,并提出肿瘤生态学说。他发现了微环境中多种具有促癌功能的免疫和间质细胞新亚型及其促癌机制,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向;分离鉴定了重要促癌细胞因子的受体及胞外 DNA 的膜感受器,揭示了微环境的免疫调控新通路;发现了一类新的具有信号传导功能的长非编码 RNA 等非编码核酸分子,丰富了免疫微环境信号调控网络的机制。这些系统性的创新成果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策略,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研究成果在 SCI 期刊发表论著 156 篇,作为通讯作者在 Nature (1 篇)、Cell (3 篇)、Cancer Cell (3 篇)、Nature Immunology(2 篇)、Nature Cancer、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ancer、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 (4 篇)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著多篇,并应邀为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撰写关于肿瘤微环境的综述。他的论文他引总数 12,012 次。其中,16 篇通讯作者论文他引超过 100 次,单篇最高达 1,458 次。研究成果两次入选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此外,他还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臻溪生命学者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日本癌症协会国际奖(JCA International Award)、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医学科学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

上下滑动查看


杨琼琼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肾病营养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家交流促进会肾脏病防治分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慢性病代谢管理项目组副组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终末肾脏病防治联盟执行理事长、中国女医师协会肾脏病及血液净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肾脏病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学会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肾脏移植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临床病理专业组副组长等。广州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国际泌尿系统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编委、JASN 中文版编委。参与制定国内肾病 12 余项指南,包括《肾活检病理诊断报告模式专家共识》、《慢性肾脏患者妊娠管理指南》、《中国肾脏疾病高尿酸血症诊治的实践指南 (2017 版)》、《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防治指南》等。研究生国家级规划教材《肾内科学》第 3 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内科学肾脏内科分册》第 2 版编委。曾获得 2018 年第四届羊城好医生,2018 年广东医院最强科室之实力中青年医生,2018 年度「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2020 年度岭南名医等荣誉称号。

上下滑动查看


戴冽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中山大学教学名师。广东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学会粤港澳大湾区风湿免疫联盟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 5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 20 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共发表论文 241 篇,其中在 Arthritis Rheumatol、J Autoimmun、Rheumatology (Oxford)、Front Immunol 等杂志已发表 SCI 论著 62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32 篇,影响因子 10 分以上 2 篇,5 分以上 15 篇);国内发表论文 179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155 篇。

上下滑动查看


江山平教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疑难病会诊中心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临床肺科杂志》、《新医学》、《广东医学》、《实用医学杂志》编委。科学研究:江山平教授团队先后承担国自然课题 10 项;出版专著 2 本。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著 8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36 篇。

上下滑动查看


擘画新蓝图,起航十四五!为增强临床免疫学学科及团队实力,加快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免疫学团队现面向全球英才发出诚挚的邀请:加盟逸仙,共创伟业,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



二、招聘学科方向


1、免疫性肾病方向: IgA 肾病和狼疮肾炎临床和基础研究、慢性肾脏病综合防治

2、风湿性疾病方向: 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痛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3、免疫性气道及肺疾病方向: 支气管哮喘和免疫性肺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三、招聘岗位及要求


岗位基本条件: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拥有较好的学术能力和学术背景,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师德高尚,团结协助。


1、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1)领军人才: 从事具有重大创新性、发展前景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工作,并取得具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平与此相当,或者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年龄不超过 50 周岁。

(2)中青年杰出人才: 具有特别优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创新前景,获得国内外认可的专业成就,取得国内外公认的科研成果。年龄不超过 40 周岁。

(3)青年学术骨干: 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取得高水平、创新性的专业成就。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


2、临床学科人才

具备精湛的临床医疗水平,独树一帜的临床专业特长,获得行业认可;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造诣及影响力,取得突出的科学研究成绩。年龄不超过 50 周岁。


3、专职研究人员

(1)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具有显著或较大学术潜力,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海内外高校或研究机构优秀博士后或博士,或具有海内外高校或研究机构工作经历的人员。

(2)博士后: 年龄在 35 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 3 年,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


四、支持与保障


1、提供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和配套支持待遇。 包括逸仙学者津贴、安家补贴、科研启动费、研究生指标及科研助手配备等,让引进人才快速进入角色,立足高起点,开展高水平工作。


2、拥有健全的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 院内设「逸仙临床科学家计划」、「逸仙名医计划」、「杰青优青培育计划」、「逸仙优秀医学人才培养计划」、「逸仙博士后双英计划」、「逸仙博士后后助计划」等人才培育工程,为人才来院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3、提供「一条龙」优质人才服务保障。 提供全面详尽的引进人才入职指南,全程专人陪同入职报到;提供整洁舒适的人才周转房;提供实力强劲的医疗健康保障;协助引进人才办理地方高层次人才认定及人才绿卡等;协助解决引进人才及其家属入户广州、子女入学及配偶安置问题,着力减少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联系方式

联系人:曹老师,苏老师,宋老师

电邮:zseyrcgz@126.com

电话:86-20-81332326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 107 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人力资源部


图片来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END -
  点阅读原文 找心仪工作
肾科业务招聘 学科双语招聘 药学博士招聘 医疗在线招聘 医药销售招聘 中药房制剂招聘 药房药士招聘 外科专家招聘 医科主任招聘 医学美容招聘
丁香人才二维码

微信找工作

服务号二维码

扫码查询应聘进度

意见反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