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中心医院的前身虹桥疗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私立医院。1934 年由丁惠康以 30 万巨资筹建,曾为数以万计的病人以及结核病患者救死扶伤。1958 年虹桥疗养院和怡和医院合并为淮海医院,1961 年更名为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2015 年「中山医院—徐汇」医联体正式组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成为第二冠名,朱福教授担任执行院长。
朱福教授从事心内科专业 30 余年,完成大量冠脉起搏手术。同时,他在智慧医疗领域探索实践 15 年,获国家卫计委重大项目。2015 年,朱福教授担任徐汇区中心医院执行院长,依托「中山-徐汇医联体」,率先推出了国内首家智慧医疗平台「上海徐汇云医院」,开创了「视频看医生」模式,把线下医疗服务与线上同步无缝对接,打造「医生无边界、患者无疆域」的「互联网+医疗」的改革创新模式。两年多来,这位专业与行政双肩挑的执行院长带领着徐汇区中心医院这座历史悠久的医疗机构,在新时期拾级而上,实现了医院跨越式的新发展。
「中山-徐汇」医联体:上下联动,共建分级诊疗体系
徐汇区中心医院地处闹市区,周围三级医院林立,如何在顶级医院的环绕下激活一座二甲医院的活力,是医院发展的一道难题。
2015 年,「中山医院—徐汇」医联体的组建,为解决这一医院困境创造了机遇。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龙头,依托顶级医疗资源,下沉二级医院,以徐汇区中心医院为枢纽,多家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共同构建徐汇分级诊疗体系。
朱院长介绍,中山医院向徐汇区中心医院全面「大输血」。所有职能科室均由中山医院担任顾问,临床科室由中山医院专家或主任担任学科带头人;门诊办公室借鉴中山经验,调整医院大厅门诊服务台布局,实现「一站式」门诊服务;大专家领衔扎根二级医院,顶级医疗资源持续下沉;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工作站、周平红教授内镜工作站相继揭牌,以姚礼庆教授担任主任的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内镜中心正式启动。
朱院长表示,医联体运作两年以来,徐汇区中心医院变化显著,其中尤以普外科为典型,总床位数由 42 张增至 80 张,全年手术人次同比增长 54.56%。他认为,「中山—徐汇」医联体激活了二级医院的活力,与此同时,也成功地为三级医院减压分流。如今,徐汇区中心医院为中山医院「手术后、多发伤术后康复、肿瘤晚期、肿瘤术后、恶性消化道梗阻」病人开设绿色通道、设置专用病房,双向转诊已超千人次。
专家专科沉下去、全科医生请过来,「中山—徐汇」医联体模式激活二级医院,更为分级诊疗奠定基础。目前,徐汇区中心医院为医联体内所有全科医生提供心内、康复、儿科、老年病科等进修机会,同时由专人带教、提升业务能力,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药事管理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帮助社区更好地担纲「健康守门人」角色。
「中山—徐汇」医联体模式未来还将持续深入,全方位合作,帮助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分级诊疗体系为徐汇区民众带来极大的医疗支持,但论及真正的医疗资源融合,切实为患者提供便利,「网络桥梁」亦不可或缺。
「云医院」平台:互联网+医疗,纵向提升诊疗资源,横向拓宽辐射范围
2016 年初,「中山—徐汇」医联体联合 70 余家零售药房、养老院,共同孵化出全市首家「云医院」。
朱院长介绍,目前已有 30 余名来自中山医院的专家、36 名医联体内的家庭签约医生坐诊「云医院」。相比传统医联体模式,「云医院」更能实现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大专家做技术支撑,辅以互联网手段,分级诊疗的实践尤为实在。
「云医院」APP 与中山医院的中山关怀 APP 及社区家庭医生的慢性病管理 APP 对接,实现病史资料共享,使二级医院「枢纽」功能更为凸显。
「云医院」可完成互联网预约挂号、线上线下分时段就诊,还能实现诊前诊后无缝诊疗及健康管理,在区域内形成独特的「1+1+1」云分级诊疗模式。数据显示,上线至今,「云医院」注册用户已达 6 万余名,为 30 余万名患者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每日平均就诊量达 200 余人次。通过「云医院」双向转诊并实现平台预约检查、优先落地住院手术的患者近 70 人次。
「云医院」启动后,已在徐汇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下设站点、居委会、养老院、学校、汇丰药店等 200 多个地方布点,设立医疗服务点、健康小屋,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诊疗服务。据朱福院长介绍,「云医院」在辐射全区居民后,服务还将持续辐射到云南、甘肃、江西、浙江、安徽、贵州、新疆等 10 省市边远地区。如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双龙营镇中心卫生院的对口支援中,当地心衰患者在卫生院医生辅导下通过「云医院」APP,结合当地可穿戴设备提供的实时医学数据,即可便捷享受到徐中心心内科、放射科专家的远程多学科会诊。
「云医院」还与其上级集团公司保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包括各科专家在内的徐汇中山医联体 936 名注册医护可以为其养老机构及护理院提供云医疗、云康复、云心电、云影像、云养生、云营养。云医院还与中国电信合作开发升级换代 IPTV 机顶盒,以期不久的将来实现「云医生进电视」,真正实现「医养结合」。
朱院长表示,「云医院」顺应了「互联网+医疗」的时代发展模式,利用医联体资源,智慧医疗平台,为居民群众服务,是新医改政策落地的创新实践。
「创新要接地气,云医院在深化过程中,要将慢病管理、随访、云影像、云会诊等功能尽快落地,为百姓及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更方便的服务。」
「南部医疗中心」:整合资源,筑巢引凤
2013 年年尾,徐汇区人民政府启动「南部医疗中心」奠基仪式,开启了徐汇区卫生资源「北医南调」重要篇章:整合区中心医院、大华医院、区精神卫生中心医疗资源,在龙川路、百色路口建设核定床位 1500 张的南部医疗中心,彻底弥补包括长桥、凌云、龙华、华泾等街道约 40 万居民的就医「空档」。
朱院长认为,人才是兴院之本,医联体、云医院、南部医疗中心的建设起到了筑巢引凤的效果,为人才的技术水平发展提供了平台。
目前,徐汇区中心医院现有国家及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共 4 个,7 个科室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心内科、康复科、中医科是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医院硬实力不断增长,让每一位渴望事业发展的人才都能在专业方向施展拳脚。
2017 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卫生人才参加招聘面试,其中不乏从其他三级医院跳槽来的博士、硕士,高级职称医师。医院始终秉持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为每一位引进人才解决好初来上海的住房问题、户口问题,完成人才配套奖励工作。
「荀借一风争作竹,燕分数子别成窠」,人才固然重要,但是打造人才的高地更为关键。利用医联体的资源,各科均有中山医院的学科带头人亲自上阵带教,医务人员的技术、科研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内镜中心便是一个缩影。曾经,院内医生只会利用内镜来做检查、治疗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姚礼庆教授手把手指导,不到一年功夫,医院外科 11 名医生几乎全都熟练操作内镜治疗技术,中心病人数量直线上升,医生科研水平也一并上升。而护理部则与中山医院全面合作,先后选派两批 24 名护理骨干赴中山培训,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对于未来,朱院长表示,徐汇区中心医院将继续以科技兴院为核心,人才建设培养为基石,将区中心医院打造成为区域一流医疗中心。为实现全民健康和全面小康做出积极贡献!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创建于 1934 年,是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设立国际化药物临床 I 期病房。医院开放病床 1036 张,临床专业 32 个,年门急诊百万余人次, 住院 3 万余人次,手术 1 万 3 千余例。有 6 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全院拥有高级职称专家 151 人,硕、博士共 200 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9 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12 人。
医院是上海大学和新疆医科大学硕博研究生教学基地,新疆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和南通大学的教学医院。2013 年 1 月中科院正式批准建立中科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2016 年 4 月徐汇区—中山医院医疗联合体成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 挂牌。
联系人: 周科长
邮箱:zsxhrsk@126.com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 96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