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始建于 1954 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已成为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儿科协作组组长单位之一 (2012 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 (2009 年、2013 年),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011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 (2002 年、2007 年、2012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2009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疑难病 (儿科疾病) 会诊中心 (2013 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单位 (2013 年),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单位 (2009 年),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发展学科 (1996 年),天津市卫生局中医药儿科脑病重点研究室 (2008 年),全国中医儿科专科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1997 年),天津市重点中医专科 (1999 年),天津市级教学团队 (2013 年)。本专科为中医儿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中医儿科临床博士后流动站,承担国内外高层次中医儿科人才的培养工作。
本专科现有成员 43 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 1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2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 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评审专家 1 人;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1 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 1 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 1 人、常务委员 2 人 (1 人兼秘书长)、委员 1 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2 人、常务理事 1 人、理事 2 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1 人、常务理事 1 人、理事 2 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1 人、常务理事 1 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量效关系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各 1 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继教分会委员 1 人;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3 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3 人;天津市名中医 3 人;天津市授衔专家 1 人;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各 1 人。博士生导师 3 人,硕士生导师 9 人。
目前设有南北两院区门诊、急诊,南院区病房包括三个病区、儿科重点研究室、儿科教研室、儿科新药临床研究室。其中门诊诊室北院区 9 间,南院区 7 间,特色治疗室 4 间,南院区病房床位 136 张,门诊输液室床位 50 张。儿科脑病研究室在医院功能检查科、影像科、病理室、免疫室等技术科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视频脑电图、24 小时动态脑电图、常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血药浓度等检测项目;此外学科还开展了 24 小时动态心电记录、多导心电图、肺功能仪、微量元素、过敏原试验等检测项目。儿科病房设有儿童重症监护区 (PICU),整个病房按照国际标准 ICU 流程设计,病房间隔采用玻璃幕墙,透视度极佳,保温效果好,装备了进口人工呼吸机、中心监护仪,并配有心脏除颤器、微量输液泵等现代化的抢救设施;目前科室电子支气管镜技术也在逐步成熟,将会为未来科室救治重症病人提供支持和保障。
儿科重点研究室主要针对小儿脑系疾病、小儿肺系疾病、小儿心系疾病及肾与免疫相关疾病等特色专病开展深入系统研究,设有癫痫、心肌炎、抽动症、多动症、脑瘫、哮喘、小儿推拿门诊。近 5 年本专科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 28 项。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 11 项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2 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 6 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课题 2 项、国家「973」课题 1 项)。近 5 年本专科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科技奖励 10 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取得的获奖成果 9 项。专科学术骨干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 123 篇,学术会议论文 28 篇。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编写 10 部,其中 3 部为主编,2 部为副主编。出版专著 6 部。获得专利 4 项。并起草了小儿感冒、肺炎等 12 项临床指南,已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颁布。专科建立了 2 个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 (李少川、陈宝义) 和 1 个天津市名中医工作室 (马融),并借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及大学「131 工程」及医院名医带徒工作,培养了一批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于 2009 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同时本学科为天津市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儿科专业基地。每年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题工作。在临床、科研、教学各方面学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专科今后的发展目标为依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平台,利用本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科技部儿科中药新药临床研发平台、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优势,将学科建设成为一流的国家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并引领全国中医儿科同行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疗儿科疾病的特色,提高行业医疗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