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描述
一、岗位:普通型、师资型和创新型博士后
二、人数:不限
三、学历:博士
四、专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学、公共卫生、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及其他医学相关交叉学科专业
五、职称要求:不限
六、待遇:(一)基础、聘期薪酬:在站2年,普通型博士后年薪合计72万元,师资型博士后年薪合计96万元(如有第三年增加28万元),创新型博士后年薪合计120万元(如有第三年增加40万元)。
(二)科研启动费:普通型博士后5-10万元,师资型博士后15万元;创新型博士后20万元。
(三)激励薪酬:12-20万(2年)。
(四)在站期间享受租房补贴约3.6-5.4万元。
(五)达到聘期考核条件以外,超额取得其他科研成果的,可享受医院科研绩效。
(六)职称评审可享受博士后特殊通道。
(七)业绩优秀者在站期间可提前签订留院意向协议,留院工作后可享受医院引进人才安家费高达80万、科研启动经费高达100万、租房补贴等人才待遇,特别优秀可面议。
(八)从事临床学科研究的博士后,在站期间可同时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九)正常在站期间,博士后根据业绩情况可晋升高级别博士后,并享受相应待遇。
(十)享受汕头市高层次人才相关服务。
七、进站业绩条件:
(1)申请成为A类普通型博士后的,近五年内须发表过1篇中科院小类三区 SCI 论文以上。
(2)申请成为B类普通型博士后的,近五年内须发表过1篇SCI论文及以上。
(3)申请成为临床师资型博士后的,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和较强的临床实践专门化技能,且近五年内发表过1篇中科院小类二区SCI论文及以上。
(4)申请成为基础师资型博士后的,近五年内须发表过1篇中科院小类一区SCI论文或2篇中科院小类二区 SCI 论文及 以上。
(5)申请成为创新型博士后的,近五年内须在 Cell、Nature、Science、JAMA、Lancet、NEJM、BMJ、CA Cancer J Clin 及其旗下各学科领域TOP1子刊(不含综述类期刊)或本学科专业领域TOP1期刊发表论文。
八、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林志雄-放疗科-研究方向:肿瘤放射治疗学
陈创珍-放疗科-研究方向:1.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学;2.肿瘤免疫景观和机制
翟田田-放疗科-研究方向:多组学在肿瘤个体化诊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转化
张莹-放疗科-研究方向:1.骨肉瘤及食管癌发生发展机制;2.蛋白修饰在肿瘤中作用研究
马长春-放疗科-研究方向:1.食管鳞癌放射反应表型差异潜在机制及转化医学研究;2.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 细胞)治疗食管鳞癌等实体恶性肿瘤;3.基于 NMR 代谢组结合多组学早诊早筛食管鳞癌
伍方财-放疗科-研究方向:肿瘤早期诊断与放疗敏感标志物研究
余元祥-放疗科-研究方向:1.肿瘤放疗;2.免疫治疗;3.医学影像及人工智能
陈凯-放疗科-研究方向: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化疗抵抗及靶向药物的机制研究
凌凯-放疗科-研究方向:1.纳米医学;2.肿瘤综合治疗;3.放射免疫
黄宝添-放疗科-研究方向:1.肿瘤放射物理;2.放疗剂量学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吴俊东-乳腺外科-研究方向: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
张永渠-乳腺外科-研究方向:1.乳腺癌的侵袭及转移机制的研究;2.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引导乳腺癌精准外科治疗
刘静-乳腺外科-研究方向:恶性肿瘤分子病理研究
李从铸-妇瘤科-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学
周莉-妇瘤科-研究方向:妇科肿瘤临床及基础研究
朱彦-妇瘤科-研究方向:妇科肿瘤耐药
覃青松-妇瘤科-研究方向:病毒相关的肿瘤(宫颈癌,胃癌)
彭汉伟-头颈外科-研究方向:头颈肿瘤
刘木元-头颈外科-研究方向:口腔鳞癌或甲状腺癌的免疫逃避机制研究
陈于平-胸外科-研究方向:食管癌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陈少斌-胸外科-研究方向:胸部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李文哲-胸外科-研究方向:肿瘤早期诊断及免疫治疗
王新家-骨科-研究方向:脊柱病理损伤的机制与修复
郭海鹏-国际医疗部-研究方向:头颈部肿瘤诊断与预后标志物研究
许慕明-胃肠外科-研究方向:胃肠道肿瘤
王鸿彪-肿瘤内科-研究方向:肺癌和淋巴瘤化疗、靶向、免疫、抗血管治疗等
林丹霞-肿瘤内科-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江艺-肿瘤内科-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
林雯-肿瘤内科-研究方向:1.肿瘤靶向治疗;2.免疫治疗与多组学临床及转化研究
宋军伟-肿瘤内科-研究方向:1.肿瘤(如乳腺癌)发生发展;2.耐药转移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邱卫黎-中西医结合科-研究方向:中西医全科结合诊疗癌症的研究
张盛奇-中西医结合科-研究方向:1.肿瘤中西结合治疗;2.中医中药抗肿瘤治疗;3.中医中药减毒增效
林瑞云-重症医学科-研究方向:1.重症医学肿瘤相关脓毒血症早期预测研究;2.肿瘤患者DVT抗凝剂量与预后研究
彭裕辉-检验科-研究方向: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的鉴定及其功能和作用机制
许镒洧-检验科-研究方向:食管癌分子早期诊断与机制研究
魏晓龙-病理科-研究方向:肿瘤学相关机制研究
李仰康-放射科-研究方向:肿瘤影像
谢磊-放射科-研究方向:1.药物成瘾神经机制;2.肿瘤分子影像学与人工智能
方翎-药学部-研究方向:临床药理学、毒理学
郭貔-药学部-研究方向:肿瘤生物标记物识别和疾病预后预测
范冠华-门诊部-研究方向:1. 肿瘤临床流行病学;2.肿瘤患者延续性长期随访与与支持网络体系优化;3.混合研究方法在肿瘤防控应用;4.危险因素防控与预测方法
崔玉坤-乳腺癌诊治研究实验室-研究方向:肿瘤精准治疗新策略
彭琳-中心实验室-研究方向:1.肿瘤环境病因学研究;2.化学暴露致肿瘤放化疗抵抗机制研究
潘洪超-中心实验室-研究方向: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
工作地址
广东汕头市饶平路7号

点击查看地图